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经泼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但相较之下,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国家,这种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向多元化形式去推进。要想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充分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绿色中国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的理念。这一理念,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历久弥新,愈益彰显出其价值以及迫切性。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就在于,它未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指出了一种发展与生态并驾齐驱的新路径。过去,一些地方要么“先污染、后治理”,最后得不偿失,要么片面重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却止步不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合理平衡,使两者互相促进,同步提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我们每一个社会人也应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拥护者与实行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据统计,丢弃一节废弃电池能使600万方的水不能正常饮用,若每个人都肆无忌惮的丢弃废旧电池,那最后的影响将不可估量,但若每个人都秉持“生态至上,我为人人”的理念,小到不随意丢弃废弃电池、用帆布包代替塑料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珍惜资源,低碳生活,大到积极配合国家提出的的企业降污减排等各项政策,每个人的小行动将会汇聚起建设绿色中国的大能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绿水青山中“探宝”,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对许多贫困地区来说,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优势,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巨矿,才能更好的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带领困难群众实现小康。如湟源县建成集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生态旅游、购物消费、森林康养为一体的宗家沟4A级旅游景区,景区充分利用停车场、摊位等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家庭宾馆、农家客栈,真正形成“一区带多村”的发展格局,为周边大石头、尕庄、尕恰莫多、克素尔和药水等5个村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了增收致富的好日子。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无形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有形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端稳端好绿水青山这个“铁饭碗”,脱贫攻坚成果将会更加巩固。
绿水青山不是梦,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全社会携手共建,定能让未来的中国既有现代化社会的繁荣,也有生态文明的美丽。(豆娇娇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