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八佰》上映,该片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八佰”(实际只有四百多人)将士奉令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悲壮历史。刻画了在祖国山河危急存亡之际,面对日军惨无人道的侵略,国军战士、平民、西方列强等社会各界人员最真实的心境和情绪,以群像视角打量着这场战事,有舍身取义的勇士,有害怕逃避的文兵,有缄默围观的自保者,有深受感染义无反顾加入作战队伍的学生、义士……英勇的战士们以鲜血创造历史,即使是政治外交中的牺牲品,那也是属于英雄的史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血性!
电影是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展开,接着就是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这是一段屈辱史,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史。影片中有好几幕让人动容的镜头,不禁让人潸然泪下,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战士们自愿组成敢死队,绑着炸药变身“人体炸弹”,一个接一个高喊姓名纵身一跳,牺牲自己守护阵地;还有面对日军直升机的疯狂扫射,义无反顾组成人堆拼死守护旗帜,这一幕幕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什么是义无反顾的勇气与宁死不屈的血性……这不是政治表演,这是关乎民族危亡的战斗,这是誓死守卫四行仓库、保卫上海、捍卫主权的斗争!“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会忘记,国人更不会忘记,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影片中一条苏州河隔开了恍若隔世的两岸,一面天堂、一面地狱,一面是满目疮痍、枪林弹雨、顷刻生死,一面霓虹灯亮、歌舞升平、热闹依旧,生动映照出明暗对比的荒谬滑稽。但也正是这条苏州河,让我们看到在浴血奋战四天四夜后受命撤军过桥时,全体战士的无惧炮火,英勇奋战;同时也见证了广大民众从旁观者、围议者,到主动奋勇参与抗敌的请命接力,凸显出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面对外敌侵略,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高高挂起,只有同仇敌忾、自强不息,才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如影片中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没有经历那段硝烟弥漫的日子,但我们也深知肩上背负的重担,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不会忘记国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不息。即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举全国之力共克时难,从不轻易退缩,敢于直面困境,敢于挑战自我,稳步走向复兴的康庄大道,我想这便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年历史不中断的原因。正如国歌中唱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不屈的血性造就不屈的人民,不屈的人民终将成就不屈的民族!(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委组织部 林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