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话丰收,白露将至秋意浓,到旧县镇工作已二旬有余,无意瞥见村道两旁的稻禾隐黄渐现,便好似能够看到那热火朝天、欢喜洋溢的农忙景象。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一直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以食为天,盘中餐,皆辛苦。对于来之不易的餐中食我们应当心存崇敬与感激。然而猎奇、审丑、攀比等心理滋生而出的扭曲价值观,衍生出了不健康的“大胃王”吃播和铺张浪费的餐桌陋习,一些餐饮浪费行为属实触目惊心,令人扼腕。作为基层干部的一员,深知一粥一饭皆不易,此时更应反省自身,做厉行节俭的先行者,断餐饮浪费之歪风,扬餐桌节俭之风尚。
厉行餐桌节俭,从弘扬传统美德、追忆峥嵘岁月上入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肃宗的以饼拭刀,更有后来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朱元璋的四菜一汤。都告诉我们应当崇尚节俭。近现代的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在万里长征路上煮皮带、啃草皮,建国初期的大饥荒距今也不过数十年,翻开历史的篇章,一幕幕都还清晰且深刻。我们应当以史为鉴,营造节俭为荣,浪费可耻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厉行餐桌节俭,从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上推进。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形势良好,但是,粮食生产仍然受到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些肉类也存在价格波动大的现象,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范围的粮食安全守护者都释放了一个信号,敲响了一个警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疫情后时代,我们更应当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有危机意识。作为粮食安全的受益者,十四亿国民共同来践行餐桌节俭,才是对粮食安全的最有力保障。
厉行餐桌节俭,从健全制止靡费行为的长效机制上稳扎。陋行难止,法治先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也倡导勤俭节约,但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强制性措施上仍处于空白,这使得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难以深入推行。有鉴于此,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关行为细则及对应的奖惩措施,而网络空间中也应完善鉴定机制,清扫不良信息。以这种方式将餐饮浪费行为锁进制度的牢笼。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早在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作出指示,近日习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强调。让我们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做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做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者,做身边靡费行为的监督者,做相关法规原则的奉行者。心存敬畏,忆苦思甜,守住萦绕口中的香甜,那是苦耕辛作的回甘,更是万家灯火的心安。(龙岩市上杭县旧县镇人民政府 陈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