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从小到大长辈们的谆谆教导。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在杜绝餐饮浪费,厉行节约的路上,只有全员行动,方可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勤以持家,俭以养德”:让杜绝餐饮浪费成为个人习惯
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美”的生活需求变化映照了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可喜变化。但随着人民的钱包越来越鼓,奢靡浪费之风却越来越盛:外出就餐点菜量远超需求量;家庭剩菜剩饭现象普遍……我想,浪费食物的背后不仅使我们辛苦所得的物质财富被无端丢失,更使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流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有多少人煮多少饭,减少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养成“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习惯,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让推广“光盘行动”成为市场自觉
除了家庭制造的粮食浪费之外,餐饮行业的浪费现象更“触目惊心、令人心痛”。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约1700-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而由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至2020年底,世界饥饿人数或将新增8300万-1.3亿人。因此,餐馆、吃播等餐饮行业是有效整治餐饮浪费的关键环节,引导理性消费、推广“光盘行动”应该要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动。比如,餐饮企业应引导客户追求“适量原则”,合理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落实疫情期间推行的分餐制,提供免费打包服务,避免外出就餐浪费现象。自助餐饮行业应该设置浪费罚款规定,提倡“勤拿少取”“按需取餐”。继央视批评“大胃王吃播”行为后,不少直播平台亦纷纷整治“吃播”行业,并提示用户“拒绝浪费,合理饮食”。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勤俭节约”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风者,气也;俗者,习也”,风俗习惯往往引领着社会风气,要想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就必须让“勤俭节约”理念成为人人认同的社会主流文化,这离不开党政部门的有力引导。党和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常态化开展四风整治。相关部门要将习总书记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各种铺张浪费现象”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对于大操大办的民间陋习必须坚决予以制止,通过移风易俗、设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等方式坚决刹住铺张浪费之风。宣传部门应该要加强对于“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等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宣传,让“文明用餐”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并内化于行。(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人民政府 蔡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