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永不过时的全民话题。近日,习近平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制止餐饮浪费,要“粮”力而行,从“舌尖上的浪费”抓起。
“粮”力而行,菜数上降一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倡“光盘行动”及反腐倡廉行动使得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有所遏制,但是在很多婚丧嫁娶宴席上,大家固有的“面子”思维和好客理论依然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对此作为一名客家人感受颇深。客家人的热情大方全国闻名,宴席上自然也充分发挥了好客之道,8个人20余道菜肴,四方桌上高高低低堆叠了上下3层,人去席散依旧剩下一桌好菜。如此的“好客”,既让主人的荷包消瘦也让客人的胃增添了“美丽”的负担。移风易俗的工作应该作为制止餐桌上浪费的突破口,减少宴请菜品数量的新“食”尚,实际上是与陈规旧习的较量,少一个菜并不意味着面子薄一分。
“粮”力而行,菜量上减一点。南北方的饮食差异除了体现在口味上更直观的是体现在分量上,北方的菜量也如北方人的性格般直爽大气,一个盘子的菜就是一个盘子,满满当当绝不含糊,南方的菜量更似南方人温婉精致,少而秀气,而菜量的差异也容易造成粮食浪费。菜量不够能再点,菜量过剩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呢?近段时间,不少餐厅餐馆试行推出了“小份菜”,大大的缩减了菜品的浪费。
“粮”力而行,需要奖惩并行。到过自助餐厅用餐的食客们都知道,尽管菜品属于无限量供应,但是一旦剩余菜量超过限重,餐厅会对超重剩菜收取一定的额外费用,这种惩罚机制对遏制餐饮浪费起到一定作用。而近段时间不少餐馆针对完成“光盘”的食客推出了抵用餐券、折扣优惠等正向激励措施,双管齐下,餐饮浪费现象正在实现跨越性转变。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弃奢从俭当思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粮”力而行当从“舌尖”上反对浪费。(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人民政府 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