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食”之不易 俭以养德

2020-08-15 09:12:14 | 来源: 中廉在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勤俭这个传家宝,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给我们敲响警钟,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我们的根基所在。“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食之不易,俭以养德,让制止餐饮浪费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和行动自觉,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品德。

牢固树立“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犹如水冲堤”的节约意识。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的确,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勤俭节约、艰苦斗争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勤俭节约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纸媒等多方式、多手段、多途径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牢固树立节约意识。

逐步养成“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的节约美德。公款浪费现象的减少,凸显出个人餐饮消费中的浪费现象,讲究排面、美味“剩”宴的过度消费不同程度存在。过去,吃得少饿的多,一粒米都不放过,现在吃得少余的多,每天大量的剩菜剩饭不仅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压力,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恶劣影响。一方面,必须持之以恒地把“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的作风要求贯彻到制止餐饮浪费中,坚决杜绝把浪费等同于消费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硬约束”,以长效机制整治餐饮浪费之风,加大倡导节约粮食,逐步养成节约美德。

主动争做“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节约模范。党员干部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传播者,也是社会风气的带动者,更需要从思想上紧绷反对浪费的弦,厉行节约的线。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还不够,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党员干部是群众的标杆,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节约粮食,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光盘行动,提倡吃量取量一致,杜绝铺张浪费,狠抓粮食浪费现象,以典型案例警醒世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人,建立遏制餐饮浪费“软环境”,主动争做节约模范。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只有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中国人民的饭碗端得稳,以勤俭节约的新风尚激励我们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前进,才是长久之计。(龙岩市武平县大禾镇人民政府 彭舒平)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