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全书突出反映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要理念、重大原则、重大方针、重大工作及其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认识,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形成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完善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阐述,为新时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要准确把握主旨,深化制度建设,融入智慧治理,进一步提振治理志气,努力把基层社会治理成效转变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有效途径。
把握基层社会治理“旨”意。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必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总目标”,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公众的满意度,让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国家发展兴旺的重要“命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善用基层社会治理“智”慧。智慧治理是新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网格、大数据、各类信息库、宣传媒介等信息化手段是降低公共事务成本、提高基层治理效率、优化公共事务体验的有效“捷径”。基层社会治理应当顺应智慧社会的时代要求,充分依托并深度应用现代科技,全面推进智慧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提振基层社会治理“志”气。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党和人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踏板”,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持续发力、持续推进、持续战斗,拿出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定信心、树立目标、提振志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治理模式上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基层社会治理持久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添砖加瓦、持续加力。(青海省海北州委组织部 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