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新时代好干部的表现形式,更是基层干部真正为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不斐事业的重要基础。在艰苦复杂的基层工作环境中,基层干部尤其要摒弃“三不”思维,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坚定理想信念,摒弃“不想为”思维。面对基层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难免会有一些干部被动消极的应付工作,在工作中过于衡量个人得失和计较个人利益,在被动履职中患得患失,缺乏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导致工作成效差,群众不满意。基层干部当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把个人梦想贯穿于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等国家梦之中,把个人事业观融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切实筑起理想信念之高楼大厦。而不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占着位置,混着日子,得过且过,以偷懒少干为荣。
勇于攻坚克难,摒弃“不敢为”思维。拈轻怕重、避实就虚、“老好人思想”……凡此种种,无不是“不敢为”的表现。基层工作直接面向群众,直接关系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基层干部需要直接深入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有些基层干部面对重大矛盾纠纷时,怕自己陷入两边不讨好的境地,不敢积极参与调解,而是应付式的简单劝说双方、“蜻蜓点水”无果后就作罢,任由矛盾纠纷持续发展。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有些干部怕得罪人,怕自己惹麻烦,不敢冲锋陷阵、踏实工作。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必须敢于攻坚克难,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全力以赴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向前。
增强斗争本领,摒弃“不会为”思维。我们的斗争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而有些干部秉持着老思想、老观念,习惯用旧方式、旧方法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往往事半功倍甚至徒劳无功,有时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甚至束手无策,常常陷入“不会为”的境地,滋生浓厚的“不会为”思想。面对愈加复杂的斗争环境,需要基层干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保持斗争精神,充满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斗争能力。
新时代当有新干部,新干部当有新担当,摒弃“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思维,让我们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龙岩市武平县万安镇人民政府 钟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