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裸眼视力入中考”是谣言背后的商机

2020-07-28 09:08:1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网上出现许多关于“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的文章,比如《教育部: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的指标》《重磅!裸眼视力纳入中考成绩考核,近视学生将大吃亏!》等等,一时间又将“近视对孩子发展的影响”这个话题引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些标题乍一看让不明所以的看客以为是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规定。然而据了解,当前教育部并没有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

据查证,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确实是一些地方官员曾提出来的,但将地方政策变为中央教育部的指标,严重造假。正值暑假期间,是孩子进行视力矫正的高峰阶段,在这个阶段时间点爆发出这样的谣言,除了本身话题的热门度之外,还可以看到一些眼科医疗机构借题发挥,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牟取私利。

青少年近视率近几年来确实是呈上升的趋势,严重阻碍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很多中小学不佩戴眼镜,反而成为少数,这确实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国家教育部门也在设法遏制这种趋势。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想法虽好,但实则走的是一步错棋,后续如果试点搞不好,推广至全国面临的阻力和社会问题将会更大。因此,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仍然是一件需要多方调研,统筹考量的大事,毕竟学生的视力情况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先天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区别。如果忽略近视背后的先天因素和客观因素,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纳入中考指标,显然有失公允,误人子弟。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传声筒、发声器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应该警惕谣言背后是一些商家为推销产品,借机通过自媒体等渠道造谣、传谣引起的社会恐慌。视力纳入中考,纯粹是本末倒置的举动,课业负担加重才是根源所在,如果只抓表象,不探究深层次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光学行业的恶性膨胀,借题发挥诱导青少年进行不规范的视力训练和治疗,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此,在人人都有渠道在公共空间发生的时代言论,自由的尺度必须更加明确,监管执法必须更加坚决,严厉打击虚假消息,依法惩处不法商家,切实维护好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杨隆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