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进一步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廉政文化镌刻在历史印记。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廉政思想诞生以来,虽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却如同黄河长江,奔流不息、生生不止。古往今来,廉政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穷不忘操,贵不忘道”,坚守正道,咬定初心,方能愈久弥香;“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发人肺腑的诗词,简括着治国兴邦的根本原则。朝代更替、国家兴衰,一个“廉”字,正是国家长久、百姓安乐的根本所在。历代的巨贪如和珅、严嵩、蔡京等人,无一不是国家的罪臣、民族的败类,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而清廉的治世能臣如于谦、于成龙、海瑞等人,守正出奇,力挽国家倾覆之狂澜,名留青史。
廉政文化厚植于党的建设。
早在建党初期,党中央就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等一系列规定,毛泽东主席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中国共产党人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威信,嬴得了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时刻警惕腐败的滋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进从严治党,“老虎”“苍蝇”一起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在党中央坚持抓党的纪律建设的常态化下,国家天朗气清、百姓安居乐业。
廉政文化对标着全体党员。
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上,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常怀忧党忧民之心,恪尽兴党兴国之责,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标杆,防微杜渐,慎终如初。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机遇,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恪守初心、以史为鉴,“俭以养德,廉以立身”,做清正廉洁、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天盛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覃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