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措施》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政策落地有差距”、“营商环境有短板”、“亲清交往有顾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华儿女心手相依力克难关,纪检监察机关也将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努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发展双目标胜利提供坚强保障,用心把稳保驾护航的“刻度”,当好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护航手”和“引路员”。
严守监督执纪“力度”,确保“惠企”政策“落地有声”。“管理严格实则是一种严肃的爱”。“惠企”政策是否推行落地,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了相关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办事人员的“群众口碑”。要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护航手”作用,就得严守监督执纪“力度”,重点解决政策推行过程中的“中梗阻”问题。用“调研走访”、“群众反馈”、“效果展现”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拉紧办事人员脑中的“一根弦”,以“狠抓落实”、“追责问责”等方式,提升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惠企”政策真正能够“行之有效”、“落地有声”。
强化服务理念“深度”,建设“营商”环境“温暖有心”。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涉企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起“群众事自己事,企业发展我发展”的理念,推动职能部门简化办事流程,重点查处涉企对口人员的“懒政”、“庸政”、“怠政”等“四风”问题。引导和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用“真心”服务好人民、用“热心”感召到群众、用“细心”办理好事情,让民营企业办事更便利、让创业者办事更顺心,当好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引路员”角色,建设好“温暖、高效、专业”的“营商环境”。
把准政商关系“尺度”,推动“亲清”合力“发展有速”。全力保障民生“兜底”问题,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为人民幸福生活奋力拼搏,是党和政府的“分内之事”。要保障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亲清”合力“势在必行”,但不少公职人员仍有“忧顾虑、怕风险、嫌麻烦”的内心活动,成为了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的“反向声音”。纪检监察机关要比照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打造公开透明的畅通反馈“平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的良性机制,在做好监督核查的同时,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厘清政商关系“尺度”,激发领导干部“愿作为、善作为、敢作为”,让“亲清有度”、“亲清有为”。
纪检监察机关将以“强度化”的监督执纪、“深度化”的服务理念、“精度化”的政商关系,把稳保驾护航的“刻度”,打造出健康、高效、公平的营商环境,为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按下稳稳的“快进键”。(黄龙 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