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四风”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一直困扰基层且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毒瘤”“顽疾”,对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得民心拥护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主要体现为注重形式、面子而对具体工作任务推进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对上不实”“对下踩空”,注重“留痕”“走过场”,搞变通、走形不走心的“看起来很努力”,自以为领导会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简言之就是“造假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破解形势主义难题,首先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时时勤拭初心,把好思想意识这个“总开关”,让干部始终头脑清明,从思想上自觉亲近群众、贴近实际,务实戒虚、真抓实干,以实绩换民心口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拥党爱国,信仰坚定、政治清醒、立场鲜明是作风建设的必修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国家干部最根本的素质要求。爱国奋斗,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是国家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灵魂所在。思想意识是一个人言行的“总开关”,信仰、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只有干部思想上不滑坡、不迷茫,才能在行动上有干劲、有闯劲,时刻以信仰为镜、初心为绳、使命为责,修身自律、奋发有为,不负韶华、不负使命,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生。
人民至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是作风建设的目标导向。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的是最广泛人民的利益,行使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利。时刻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民实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持之以恒将人民对幸福美好的向往当做我们的奋斗目标,想方设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是我们“人民公仆”的初心所在、使命所驱。作风建设的导向目标,就要始终靶向“人民满意、高兴、答应”这个核心,绝不为背离群众、伤害人民感情的言行,以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绩实功向人民交付出满意的答卷。
实干担当,严以修身、谋事、用权争做“四讲四有”的好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中心内容。一个好汉三个帮。永远扎根人民,积极响应人民的呼声竭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既国家干部的使命担当,更是我们获得人民支持拥护、赢取胜利的不二法宝。干部就应以干字当先,做好人民幸福事业和国家民族发展事业的“勤务兵”,如焦裕禄、杨善洲、黄文秀等标杆楷模为榜样,将自己的奋斗人生书写于人民大地,同习总书记一样,“不负人民”而勇做人民喜爱拥护的“好后生”,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见贤思齐、惟德惟馨,以奋斗奉献、实干实绩做好人民的“贴心人”,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德同心、同频共振共同脱贫致富、奋力小康,稳步迈向更加富足繁荣的幸福新生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党厉行从严治党,正风肃纪整治“四风”、扫黑除恶“打虎拍蝇”,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看得见的成绩。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和伪装性,破解形式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尤其需要各级党委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合力拧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强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上率下、标本兼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以持续提升改善作风、行风和更多的佳绩实功,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陕西省府谷县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