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莫让“痕迹主义”绑架基层工作

2020-07-24 09:19:00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在八个“要”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近年来,“痕迹主义”的不良风气在基层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不少基层干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各种工作留痕疲于奔命。例如上级部门安排工作交叉繁重,而且只认专项台账表格为工作落实依据,一项工作动辄需要十几份台账证明、一个数据要上传多个手机APP和工作平台、一个信息要登录网站反复校验数次,以“痕”论政绩,无不是在耽搁工作进度,扰乱正常工作秩序,消磨干部和群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重复杂、变化多样,痕迹主义造成的照片、台账、材料、app等满天飞乱象更让大家苦不堪言。“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说法固然有所偏颇,但过于重视过程,不论事实和结果,也不见得可以长期持续发展。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留下必不可少的佐证材料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是造成痕迹管理得到很多地方使用的重要原因。虽然“痕迹”可以成为考核的客观依据,但如果实时强调“痕迹”,走上“唯痕迹主义”必定是违背了痕迹管理的初衷,只能沦为痕迹主义。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大背景下,必须刹住歪风根治基层“痕迹主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扎实干事的工作氛围,从而保护和激发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稳步前进。

对于痕迹主义造成的乱象有以下建议:

一是注意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转化为既发现问题又帮助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上级部门来说,不能简单地查痕迹、看绩效,而应该问口碑、看长远,从德能勤绩廉多处结合看待干部,从工作实绩看工作能力,而不能以“痕迹”论成就。

二是各相关部门强化沟通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定,助推督查检查考核结果互认互用,避免出现反复强调、反复证明等现象。强化部门担当意识,建立健全检查督查报批制度,注重目标导向、实绩导向,真正做到协调办公、服务群众。

三是清理痕迹主义,莫以“痕迹”看成绩,坚决的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回归实事求是的工作优良作风。避免干部们在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的留痕工作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滋生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虚浮作风、侵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积极投身于工作实际,强抓落实。(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龙习宜)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