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发展有合作,更有竞争。能否自信地立足于世界民族,能否在参与各国发展竞争中拔得头筹、赛出风采,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时俱进的领导力。当前,世界正处于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能否保持目前的好势头,乘势推进、乘势而上,圆了民族复兴之中国梦,加强党的领导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我们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总结过程,面向未来,调整好状态,锤炼好精神,考出“三项全能”好成绩。
面对千变万化,需要下围棋时统观全盘的战略定力。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对变化万千的形势,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奋斗不息的过程,也是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这个过程,尤如一艘世轮航行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所到之处,不单有阳光明媚、春光无限,还会有狂风暴雨甚至惊涛骇浪。因此,需要英明果断的舵手,需要灯塔,需要天上的北斗星指引方向。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才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有了“主心骨”,有了强保障,而只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我们的党才能不断焕发活力、绽放强大生命力。
爬涉千山万水,需要划龙舟时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每年端午节各地龙舟竞渡,各支龙舟队奋力向前、一勇当先,是团队精神、团队力量的最好展现。面对强大对手,对面汹涌河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退、慢进也退,而取胜的秘诀在于心齐,心齐则力齐,力齐则致胜。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现民族复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需要我们克服的困难越来越多,需要我们跨越的障碍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唯有锻造一支步调一致,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的坚强队伍;唯有打造一支能够挑起重担,负重前行,能够冲锋陷阵、克敌致胜的主力军,我们事业之树才能才青,才能够开拓工作新局面。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提出,要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人心齐、泰山移。实践是锻炼人的学校,是锤炼干部的火炉,只有锻炼一支既党性修养强,又业务能力精,既听从指挥、听从安排,又能够独挡一面的干部队伍,我们才能够凝聚力量、不断前行。
历尽千辛万苦,需要赛长跑时不断向前的持久耐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事物的壮大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跑,需要克服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成功与否,不在最后阶段的冲刺,在于经久不息的耐心、在于越战越勇的意志。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平凡的岗位构成,由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共同努力而成。因此,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对加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当代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品德过硬,还要能力过硬。提高治理能力,意味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自我加压,自我提高标准,立足岗位,扎根基层,在平时的实践中,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积蓄能力,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脚力,才能够在这场长跑中经受考验、收获成长。(中共连城县委组织部 吴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