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子是一种常用的工具,根据需要设定固定形状和大小的筛格,在筛选物体时,比筛格大的东西留着,比筛格小的东西掉下去。筛子以筛格规则来选物,联想我们以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出发点,来设定“筛格”,选好干部。
设定“以德为先”的筛格,选出忠诚向党的干部。“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纵观古今,我国就有选拔官员把“德”放到首要地位的传统,“从西周时期的“六德六行”,到后来的“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再到今天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此,选人用人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以德为先,通过日常了解、调研谈话、核实甄别、分析研判、四必把关、以事察人等方法,充分了解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把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坚定理想信念,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筛选出来。
设计“公正用人”的筛格,选出胜任岗位的干部。“用人以公,方得贤才”,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在人、人岗相适。”而实际工作中单位选人用人如何才能避免排资论辈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选人用人要始终秉持公心,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着力把符合职位要求,拥有领导能力、管理才能及专业技术,并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干部筛选出来,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保证党的事业朝气蓬勃。
设定“群众公认”的筛格,选出群众拥护的干部。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古有尧舜禅位,放眼识人,听取多数人的意见,选拔在百姓中有威望的继承者。究其原因,继承者好不好,能用不能用,群众的眼睛最清楚、感受最深切、得出的答案也是最真实的。因此,在选人用人时,要通过“群众公认”这道“筛格”,做好“阳光作业”,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因此,在选人用人时,要通过“群众公认”这道“筛格”,做好“阳光作业”,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公认渗透到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听取群众观点,切实把服务群众意识高、为群众办实事能力高的好干部筛选出来。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选人用人之要,就是以事业来设计“筛格”,把各个领域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干部人才筛选出来、凝聚起来,适才而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桃溪镇人民政府 陈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