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他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携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还有一些“硬骨头”要啃,比如如何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实现增收可持续,确保不返贫,是脱贫攻坚要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要全力引导就业务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出了“加试题”,针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要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或者推送合适的岗位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就近就地就业。针对缺乏劳动技能,就业存在困难的,要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拥有“丢了拐杖后也能走路”的技能;针对只有零碎时间的剩余劳动力,要积极打造扶贫车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要推进产业扶贫发展。在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时,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贫困对象擅长的项目发展。通过发展短期项目和中长期项目相结合,以短期项目养中长期项目,依靠中长期项目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要引入致富能手,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在参与项目实施中掌握技能、懂得市场,为贫困户留下长期发展的“资本”。要逐步建立消费扶贫长效机制,引领全社会开展消费扶贫,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
要逐步提升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攻坚路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至关重要,要把教育扶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强化贫困对象脱贫自觉性、主动性。要全方位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树立起“幸福是干出来”的思想。要让贫困群众尝到勤劳脱贫的甜头,从思想上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相信通过全国各级各部门、扶贫系统干部的不懈努力,和贫困群众的艰苦奋斗,今年一定可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农村局 曾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