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保护未成年人不留隐秘的角落

2020-07-02 14:29:24 | 来源: 中廉在线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留下任何一处隐秘角落,不留任何一处危险地带。

网剧《隐秘的角落》彻底火了,被网友评为“国产犯罪翻身之作”,表面是一部悬疑推理剧,藏在背后的却是原生家庭缺失、青少年心理问题、社会帮助引导等尖锐的社会问题。6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此次二审稿中进一步修订的规定很多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位、校园霸凌、网络侵害等等作出的。如何让青少年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应该共同发力,各自发挥作用,共同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全维度综合体系。

注重家庭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位保护。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多少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父母是儿童最初看到的世界,也通过父母言行建立最初的世界观、人生观。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影响人生轨迹。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瑞典教育家哈巴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中国古代也非常重视家风家训,有诸葛亮《诫子书》中“俭以修身,静以养德”流传千年,有《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成为传世典范。时代在变化,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儿童心理,要更加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一,家庭教育不走两极分化,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过头,尤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更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尽力弥补家庭结构的缺陷;第二,注重教养方式,父母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不能以爱之名为孩子套上枷锁,给足安全感和选择空间;第三,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应该“持证”上岗,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第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到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家庭是未成年人的人生第一位保护,也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人生课堂。父母学会给予孩子平等和信任,表达爱与尊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压实学校责任,建设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相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显专门性,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习总书记曾说过,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心理学上一种期望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和教师在儿童成长阶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首先,学校不仅培养孩子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通过德育手段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第二,加强校园管理,开设法律课堂,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制教育成果;第三,针对校园欺凌、学生心理问题要予以充分重视,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建章立制,完善治理;第四,培养良好的教师队伍,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增强责任感,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获得成长的主要阵地,要真正落实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受到良好教育、身心获得全面成长。

净化社会环境,突出未成年人教育的辅助作用。荀子在《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虽然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时间越来越早,它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一方面要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正向引导作用。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补偿性、融合性和群众性等特点,它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也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给学生提供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和机会。针对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勇于担起责任:第一,文化馆、少年宫等机构要注意在发展兴趣、增长技能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培养;第二,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媒体环境,网吧、电影院甚至一些游戏开发应对未成年人准入提高限定条件和准入门槛,努力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完善法律制度,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堤坝。国家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法律是保障儿童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鉴于近年来出现的监护缺失、校园欺凌、网络侵害等,国家相继通过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暴法》《民法典》等法律规范,日前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二次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针对当前青少年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压实监护人、学校、住宿经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等主体责任,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诚然,法律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者,但是不能让《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法律应该保护的是被害人的权利,而不是着重关心加害人的人权。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加强司法保护,教育和惩戒并重,社会温情和法律教育并用,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律,夯实法律基础,解决当前未成年人保护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为孩子们提供更加扎实的法治保障。

有人说,童年得到的爱,是长大后的光。习总书记说,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培养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做好第一位保护,教育及相关部门积极作为,社会组织及时补位,做到既保护外部安全也守护心灵成长,为少年儿童建立全维度的保护体系,不留任何一处隐秘的角落和黑洞,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焦丽玲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