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需抓好这些“关键”

2020-06-28 15:57:16 | 来源: 中廉在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表示的:“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中我们要善于抓好这些“关键”。

做好“关键事”。脱贫攻坚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虽然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仍需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一是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确保不留死角,不出纰漏,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这一“关键事”,至关重要;二是排除万难,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的那样:“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全力化解就业困局是关键。

用好“关键人”。用好脱贫攻坚中的两个“关键人”,一个是干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干部。一是建好扶贫队伍,“两委一队三个人”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提高这支队伍政治站位、思想认识、严格纪律、坚韧品质和工作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二是做好帮扶文章。让干部真正把心沉下来、把身子扑下去,一个事一个事地研究,一个困难一个问题的解决。扶贫干部要凝聚好各方力量,群众脱贫就有了强大动力,才能把困难群众既能“扶上马”更能“送上路”,真正脱贫致富;另一个是群众,熟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关键是看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和群众的增收情况。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把为困难群众“输血”变为群众自己“造血”,带出一批致富带头人,激活农村的“造血干细胞”,形成小康路上大家干局面。

站好“关键岗”。在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应站好“关键岗”,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一是落实扶贫主体责任。要真正落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扶贫主体责任。县乡党委负责同志、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要准确领会和认真履行“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工作内容和要求,定期分析研判、实时查缺补漏。二是站好岗的关键是做好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加强监督执纪执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摘帽情况、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监督检查,在脱贫攻坚中用好“五步工作法”。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抓好这些“关键”,定能提高脱贫质量和小康成色,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审计局 林安心)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