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有云“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意在警示为政者要深入群众一线,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听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做实群众工作,在基层实践中找到推进工作的金钥匙。基层干部要锤炼基本功,在和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多一些微笑,少一些臭脸;多一些细心,少一些粗枝大叶;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架子,才能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解民忧、顺民意。
微笑多一些,赢得人民群众好感。基层事物繁杂琐碎,但大多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干部在推进群众工作过程中要多一些微笑,不要总板着脸,干巴巴、硬邦邦,要破解“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一要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服务境界,要在思想上认同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满腔热忱服务群众;二要提升服务群众本领,加强职业操守,化被动服务为发至内心的主动服务;三要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形象,要全面推进阳光服务、微笑服务,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话说到群众的心窝里,让群众如沐春风。
细心多一些,做群众的贴心人。“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唯有细心细致、真心实意的服务群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正如习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时专门强调“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一个小细节却温暖了武汉人民,“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节之处才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基层干部要善于发挥“放大镜”的功能,努力捕捉关乎群众实际利益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在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中,更要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牢牢盯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菜篮子”、“米袋子”及“药匣子”,真正将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做人民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耐心多一些,打通群众工作堵点。在和群众打交道过程中,部分群众可能对一些政策不理解,难免会存在一些抵触情绪,这个时候基层干部就要主动站出来,耐心细致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基层干部首先自身要熟悉各项政策方针,其次要将政策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采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宣传政策和方针,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能够理解的“土话”,力争让群众理解政策,开创广大群众支持和拥护政策的新局面。对于群众一时半会无法理解,转不过弯来的事情,要多一份耐心,要以“下马栽花”、“下地种田”的姿态,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及时化解群众的顾虑,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百米。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常常骑自行车下乡入户、街头摆方桌接访群众、蹲在地上吃饭、与群众促膝长谈,直接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也要学习习总书记这种务实的为民情怀,怀揣一颗宝贵的赤子之心,始终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实际问题,要用激情饱满的状态,用心细心耐心做实群众工作,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人民政府 连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