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不妨让乡村产业多一些“私人定制”

2020-06-22 09:58: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要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

因地制宜发展好乡村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最优的途径,是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转变的最好方法。对乡村产业进行“私人定制”关键在于找准路子,想对法子,这样才能赚到票子,全面踏进小康社会。

找准“路子”让农民的生活有期待。对产业的选择,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打好特色牌,激发农产品的商业价值,挖掘农产品的高端附加值,做优绿色农产品。让水果的果香飘得更远,让蔬菜的香甜浸入人心,让养殖业更加繁荣。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要着眼于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踏入正确的“路子”,才能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只有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的产业,才能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想对“法子”让农民的技术更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让产业发展更科学、更高效。技术人员是发展产业的“助力者”,专业的指导会让产业发展变得事半功倍,虫子怎么治?浇水浇多少?施肥怎么施?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民将更加了解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黄土地,让一亩地有更多的收成。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对市场经济的信心。要着力培养示范带动产业革命的能手,使农民产业发展有思路、有举措、有干劲,解决好不会种、不会养、不会卖的问题。

赚到“票子”让农民的脸上笑开颜。发展产业最终的目的是要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得到实惠,持续增收。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打通产销结合渠道,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民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同时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努力在改中求变,在变中求进,助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对乡村产业进行“私人定制”,就是要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选择最适合的产业,让他们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各有不同。因地制宜发展好乡村产业,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百姓的生活富起来,让美好的日子舞起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堡镇人民政府 方江南)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