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扰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如今,抗疫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何做好“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准备。必须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一是守好疫情安全线,助力复工复产。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趋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紧恢复的重要时刻,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复工复产势必带来大量人员流动和集聚,各地党委政府要全面推广“一车一码一员”机制,做好返工人员管理服务,开辟员工返岗绿色通道,做好应急管理准备,一旦疫情传播或者发生聚集性疫情,要用最快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及时快速处置。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切实解除企业复工复产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确保经济发展“不掉线”。
二是精准施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各地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关键时刻“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主动上门,精准服务,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引导企业稳岗招工,积极落实中小企业各项扶持政策,在贷款、用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等方面给予帮助,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扩大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各地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政策机遇,激发消费活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外部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信心,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零售、餐饮、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行业。各省总工会也按相关要求一次性发放基层单位工会全年法定节日慰问费。这些举措立竿见影地刺激了市民、游客及职工的消费冲动,进一步提振商业信心、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彭茂辉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