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扶贫不可“浮萍”

2020-05-28 08:29:37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在实际工作中,“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影响了脱贫的进度,要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杜绝“浮萍”式扶贫。

提高脱贫质量,工作要更有深度。扶贫工作中,大部分干部都能扎实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被留痕管理困扰着,入户就是去填填表,与贫困户拍照合影,这样才能证明工作的扎实推进。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困扰,也助长了图虚名,务虚功,损害了干群关系。“出水才见两腿泥”,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笑不笑。贫困户的获得感、满意感是做不出来的,多些接地气的调研,多下些“绣花”功夫,才能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提高脱贫质量,措施要更有准度。目前,脱贫攻坚尽管成绩显著,但依旧存在一些难以揭开的“疤”,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亟需改善、教育资源条件落后等问题,有些地方甚至还为饮水、住房而发愁。这些突出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进度。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按一个模子刻出来,因地制宜的对症下药好过于循规蹈矩的上行下效,走一村一品的脱贫之路,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新方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点燃精准脱贫的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提高脱贫质量,资金要更有力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度贫困地区更需要特惠政策,对于资金扶持,不应该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扶贫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不仅要让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多给予基层一些自主权,在资金的使用上,要保障资金的足额到位,让贫困地区轻装上阵。

浮萍漂浮在水面,成群生长,无法扎根土壤内,随波逐流,扶贫不可“浮萍”。对于精准脱贫,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的敲下去,将其干在实处、做到细处、落在深处。唯有如此,才能将全面小康的钉子钉牢、钉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永平镇人民政府 林文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