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小产业、大发展、齐心协力共谋脱贫大业

2020-05-02 09:02:20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在看到金米村村民正在采摘的新鲜木耳时,不禁感叹小小的木耳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2020年是我们国家向世界庄严宣布摆脱贫困的时刻。贫困成为一个历史符号永远留在记忆当中,在当下最最艰苦的时刻如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保障顺利减贫摘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精准发力,着眼于各地区特色产业项目上找“路子”,充分发展农户的有生力量加入到产业脱贫当中来。通过产业扶贫,建立“企业+贫困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土地流转的效益链机制,将更多有发展能力的农户吸附在产业链上,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近就业岗位。通过及时补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强“特色”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产品品牌分量,以产业带动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产业兴、百业兴,合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深度开发潜力项目,让贫苦户走出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新路子。

二、转变思维,紧盯本地区自然环境谋“法子”,守护好自然环境就是守护好了金山银山。在守护青山绿水面前,我们没有选择题,再苦再难都是必答题。转变传统的“靠山吃山”的生存模式,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结合产业优势,变“采山”为“种山”、变“荒山”为 “宝山”。我国从南到北有着广袤的林区,如何将林区经济转型升级,一直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思考的问题。从以往单一地靠林业带来的项目经济,到如今野生菌、蜂蜜、家禽、中草药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林下经济多种发展,绿色生产力为群众实实在在地打造了一个生态金饭碗。

三、探索品牌,挖掘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创“牌子”,有力地用活自然经济的转变,将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化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享。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提升,但如何做到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国各地区都有着各自特色的自然经济资源,摸索出符合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特色产业,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合理规划出一张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名片,使之成为未来群众产业发展的绿色基地。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四、榜样之力,用先进的事例给广大群众做“例子”,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将党建的力量建立在每一位群众的身上。正如习总书记在伊春的“林区三问”中提到,全面停伐后,人往哪里去是民生大课题。在实现致富道路上,我们党始终心系每一位群众,党的建设始终联系于每一位群众。伊春的例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党建之力的带动下,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从更多成功的事例上得出创新是生存的基因,改革则是发展的灵魂这一主旨。转变群众单一的“独木经济”思维,将经济转型作为出发点,率先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生态经济结构的成功案例。

五、坚定信心,用高昂的斗志为广大群众创造出美好“日子”,摆脱贫困真真实实致富发展的美好明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而将提出的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确保已脱贫的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做到小康路上不停步。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在注重产业精准、帮扶有效、增收有业、稳定脱贫方面上,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实现脱贫和增收致富的目标任务,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建成现代山水田园综合体。(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人民政府 罗瑞 )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