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交通规则大家都牢记于心,也在长期遵守,可是当绿灯变成黄灯时,每个人的行为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面对闪烁的黄灯,有的人停下等候,有的人犹豫不决,有的人加速通过,这样不同的行为也往往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第一种行为最稳妥,是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的做法;第二种行为比较危险,取决于个人最终的决定;第三种行为最危险,是对自己和他人最不负责的做法。
现实中,许多交通事故都因黄灯时抢行而发生。比如2019年10月4日,一居民张某在驾驶车辆自西向东行驶至S335线中心庙至王勿桥路口时,与李某由北往南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李某受伤,张某的车辆也遭到损坏。经法医鉴定,李某构成十级伤残。交警调取的现场监控显示,张某驾驶的机动车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闯黄灯),而李某所骑的电动车违反信号灯指示通行(闯红灯),两车避让不及发生了碰撞。经交警部门认定,双方承担事故同等责任。
这起事件为经常闯黄灯的同志们敲响了警钟,类似的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一方加速抢黄灯的前提下,另一方同样抢行造成的,而上下学时过马路的学生、上下班赶时间的人群等等都是发生事故的高危群体。
深思人们抢黄灯的原因,主要是规则意识淡薄、社会教育缺失以及监管监督不足。为此,一是每个人自身要树牢责任意识,握紧安全“方向盘”,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以“安全重于一切”的准则约束自己;二是对社会各类群体进行安全警示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以真实视频案例为课程基础,结合客观细致的讲解,让人们从内心敬畏规则、敬畏生命;三是加强红绿灯路口交警的执勤力量,一发现抢黄灯的个人就进行现场批评教育,还要鼓励媒体和群众进行社会监督,对行为严重个人的要进行公开曝光。同时要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平安出行,拥抱文明”的良好氛围。(河北省怀来县组织部 尤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