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提高就业扶贫实效要在“三力”上下功夫

2020-04-28 16:02:0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如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关键时刻,更应全力做好就业扶贫这篇大文章。

就业扶贫需在聚合网络力量上下功夫。一端连接广大农户,一端连接广大消费者,既可以把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信息快速传递给消费者,也能把消费者的购买需求精准反馈给农户。截至目前,全国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特别是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县区长、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变身“带货主播”;阿里巴巴为超过20个省份的农民实现复工并开通农产品销售专线。“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全新且切实可行的新职业。不断聚合网络力量,加快就业扶贫脚步,将让更多贫困群众喜笑颜开。

就业扶贫需在激发教育力量上下功夫。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先治愚。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决胜阶段,要注重加强技能培训,将经验技术“引进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因需施教,按需排课,重点讲解现行扶贫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主要内容,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实现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同时,要强化就业培训,统筹整合资源,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与产业发展、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增加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帮助剩余劳动力“走出去”。近年来,全国多地以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在教育扶贫上下功夫,达到了“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就业扶贫需在用好产业力量上下功夫。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主要依托。一个好的产业不仅能够让百姓直接受益,还可以吸纳贫困户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各地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统筹谋划、稳定脱贫上下足“绣花”功夫,发展符合地域特色和产业结构的产业,让贫困户真正地融入产业发展中来,无疑有助于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而不断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渠道。(赵荣芳 贵州省黎平县德化乡人民政府党政办)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