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绷紧“思想”之弦,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态势持续稳中向好,从2019年的情况看,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实现“三个继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同时,也应当看到,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时间越来越紧,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隐患依然很多,形式和任务也愈加严峻。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就越要绷紧思想这根弦,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意识,切实担负起保安全、促发展的政治责任,将一切潜在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绷紧“监管”之弦,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眼下,我国正处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部分企业和建设项目为抢进度、赶工期,可能会减少对安保的投入、设备的更新、安全的排查,给“隐患”可趁之机。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组织党员、干部、技术骨干深入企业、项目复工一线,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指导,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思想意识,全力排查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查不到、管不了”等事故隐患,往最坏处打算,向更好处努力,做最充分准备,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绷紧“制度”之弦,让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度可量”。“安全生产大于天”,不管立足当下还是长远,安全生产工作都是常态化工作,不能放松警惕、流于形式,也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交通运输、工业园、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必追”。只有抓实、抓牢、抓细、抓常各项领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把“安全关”,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抗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明成 中共黎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