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荐本地区的特色产品,很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纷纷由线下走到线上,借助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这是一种地方党政干部借助新兴交流传播工具,与受众“亲密接触”的互动营销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恢复生产、脱贫攻坚等各项重要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这种模式具有四个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是接地气。在直播平台上,平日里自带威严“表情包”的领导们化身为“网络主播”,以网络主播语言频频与粉丝们进行“零距离”沟通交流,这无疑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广大受众看到领导“可敬”之外“可爱”的一面。当前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直播的大众化、广泛化,领导干部正确使用这一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新形式。
二是聚人气。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快、受众广、易接收等优势,地方党政干部如果用好这一模式推介好自己辖区内的特色产品,传播率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如:4月7日下午,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市长陈平携多位区县领导干部通过淘宝直播间直播“带货”牡丹,上线直播“带货”3小时圈粉87万,在线成交16327单。为当地牡丹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传播效应。
三是有生气。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特别是一些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受影响较大。当地党政干部通过直播平台“带货”,既能够增加受众对产品的信任度,进而有效提升产品的销售量。同时,在直播过程中当地官员们积极宣传推介产品相关的的本土特色人文,则进一步提高了宣传当地文化的美誉度,为下一步发展“周边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扬正气。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加强广告宣传,将会使更多的“好货”养在深山无人知。特别是我们的一些贫困地区所生产的优质农特产品更需要“广而告之”,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青睐。近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消费者和客商推介普洱茶和土特产,助推山区农民脱贫增收。实践表明,地方党政干部的直播带货,将有效让一些“山货”通过线上传播交流,圈粉更多受众,进而挖掘出“直接消费者”“潜在购买者”。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网络带货直播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新手段、好方法。
当前,我们的党政干部如何做好直播“带货”,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为什么卖”的问题。党员干部参与网络直播“带货”,不应该是为一时心血来潮博关注,也不应该是为了“携带私货”有所图。相反的,党政干部参与网络直播“带货”的出发点,一定是要以当地老百姓为中心,以助农助销和宣传当地为目的,切实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把直播“带货”作为一项惠民的公益行动。二是要解决好“卖什么”的问题。党政干部对于直播“带货”的产品一定要严加选择、严格甄别、严把质量关,因为毕竟以次充好的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而且有损党政干部的形象。三是要解决好“如何卖”的问题。网络直播“带货”有别于传统的销售路径,它必须具有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有效的互动方式,才能获取更多的“粉丝”,因此党政干部在直播“带货”中创新沟通方式、提高营销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4·19”重要讲话中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我们凝聚全社会共同努力,筑起网络安全防线,令亿万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认为我们的党政干部如果能够下功夫、使巧劲、出妙招,切实把网络直播“带货”运用得好,必将会使网络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功用。 (黄一航 福建省东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