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就业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立足职能职责,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抓好就业这民生工程,有力有序推动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劳务输出大镇,农民工是启蒙稳就业的关键群体。抓好工资收入,稳住了农民工,就托住了全镇就业这民生工程。
疫情期间,许多行业按下“暂停键”,对就业造成一系列阶段性的困难。从返岗困难、物流受阻,到企业资金紧缺、经营受困,再到国外疫情加重、出口行业受冲击,就业形势遇到的挑战不断。为解决农民工“出不去”难题,党委政府各部门联手,做好健康互认、岗位对接,点对点运送等服务,确保农民工返岗。同时,通过线上招聘和培训,提升各行业“内功”,帮助农民工“走出去”务工,或“留下来”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要靠发展,针对疫情防控出现的具体情况,将全力破除复工复产的梗阻,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避免过度管控。把已经出台系列帮扶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劳动者身上,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获得感。尤其是切实抓好重点贫困人口的就业。对农民工,主要加大“点对点、一站式”运送返岗的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益性的岗位开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等方式,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当前,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但不可避免的是,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也影响到农民工就业以及农民的“钱袋子”。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为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驾护航”,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基础。特别是为深度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好创收脱贫难题,与外出务工就业相比,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优质高效乡村产业,在本地发展产业吸引就业,更能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疫情防控则是特殊考验。政府可以鼓励、支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的模式,吸纳贫困人员就近就业,还可以开展“家庭车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简单加工,既能带来收入,又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为村民就业提供更大的源头活。(杨波 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