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鲜明提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明确党建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坚实基础上,《决定》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谋划、接续推进,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决定》务求扎实稳妥、有序推进,这关系到我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水平,也关系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进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并确保该方案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而《决定》的亮点又体现在设计理念与基层实践创新的完美结合中。毋庸置疑,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石,并且,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使其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诉求和需要,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之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其着力点在于要将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从而使党的旗帜在基层这块阵地上高高飘扬,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相信党有能力、有决心在这场变革中达到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锚定时代发展目标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的时代课题,把党的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在贯彻执行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这一思想核心和行动指南,要逐步落实《决定》中的相关举措,并做到扎实稳妥、有序推进。要坚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以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来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紧抓党建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
思想建设是党建的基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才能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面对各种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时始终做到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应对有方、行动有力。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作风建设是党建的根本,以优良作风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党既要担当深化改革的领导职责,又要肩负起改革期间政治保障之责。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能简单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积极引领并将其改造成一种能够为我党服务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以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绝不能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在把握每个节点的同时还要稳扎稳打,做到善始善终,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一直行进在路上。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性时刻,习近平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宋蕴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