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基层党组织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作风建设、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基层党建新篇章。
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发展共识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注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加强党性教育,锤炼忠诚品格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讲述红色故事等,让党员干部在回望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锤炼党员干部的忠诚品格,引导他们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引导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
(三)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力量的源泉。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共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坚持党的领导,深化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凝聚力
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深化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堡垒
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拔人才,充实基层党组织力量。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完善党员激励机制等措施,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组织方式,激发组织活力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创新组织方式,激发组织活力。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服务等活动,拓宽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渠道。通过建立党员微信群、QQ群等线上交流平台,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帮互助。同时,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干部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关键。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等,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三、严管厚爱并重,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严管厚爱并重,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执纪
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利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对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注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
在强化监督执纪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工作热情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基层党组织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关爱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要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在艰苦岗位、偏远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更要给予更多地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此外,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党员干部,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工作经验不足而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要给予理解和包容,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进。通过建立健全这些机制,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推动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改革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组织要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改革路径和模式。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注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注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机制、巩固改革成果。要建立健全改革评估机制,定期对改革进展和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要注重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要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工作;要注重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要注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工作。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进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通过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并取得实效。
(三)强化服务群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制度机制、完善服务群众设施条件等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要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诉求。通过强化服务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工作取得实效,才能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徐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