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圆满落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基层党建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深刻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议通过的《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内容涵盖广泛,意义重大。
基层党组织要深刻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决定》中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这要求基层党组织不仅要从理论上掌握全会精神,更要从实践上加以贯彻落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强化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方向正确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组织党员自学、书记领学、集体研学等形式,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确保党员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通过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思路、机制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和领域特点,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新路径。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信仰之基
思想政治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深刻认识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增强党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和领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
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和党的优良传统等内容,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引导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建设。通过严格落实换届工作规定、严把入口关、选优配强基层领导干部等措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强培训提能工作,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和服务功能。通过健全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等措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同时,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重点任务落实。
六、聚焦痛点难点,精准施策破局基层党建瓶颈
在推动基层党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基层党组织必须勇于直面挑战,聚焦痛点难点,以精准施策为抓手,破解基层党建中的瓶颈问题,确保党建工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一)精准识别,深入剖析问题根源
首先,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定期自查、群众评议、上级督查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线索。随后,运用科学方法,如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所在。这一过程要求基层党组织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不回避、不掩盖,勇于揭短亮丑。
(二)分类施策,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
针对剖析出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要遵循分类施策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对于普遍性问题,如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组织生活不规范等,要出台统一规范,加强指导检查,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对于特殊性问题,如流动党员管理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等,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探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带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三)强化监督,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整改措施制定后,关键在于落实。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跟踪问效。对于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党组织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持续巩固,构建长效机制
破解基层党建瓶颈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基层党组织要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机制。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徐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