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流动党员积极投入到主题教育中来,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胡集镇以“三举措”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有档案信息,确保流动党员不流失。胡集镇采取一线查、上门访、电话问、亲友帮寻、党员互找等方式细心摸排,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库”,对全县284名流动党员进行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从业类型和流出务工地、党费交纳情况等信息,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流动党员实行精准管理,加强经常性联系和教育管理,开展走访联系315人次,“一对一”关心、提醒电话达600余人次,了解掌握流动党员重大节日返乡意向,提醒流动党员带头遵守法律法规,模范做到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有学习途径,确保流动党员不漏学。针对流动党员集中学习难的特点,探索“云课堂”联学模式,将“一线课堂”搬上“云端”,以党员领学、交流发言等方式学习了相关讲话、文件精神,确保流动党员不漏学。依托微信群等线上载体优势,将《周推荐学习内容》及时转发至群内,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配送到流动党员的“指尖”和“耳边”。其中,涵盖党章党规知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书目、身边榜样、优秀党员故事等学习内容,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自学,帮助提高党员们的政治素养。元旦春节前后,各基层党组织还将结合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流动党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邀请返乡党员谈一谈学习的感想感悟,进行“一对一”帮扶学习
有交流带动,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保障机制,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困难帮扶等方面的服务。完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双向交流机制,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后及时向党组织联系,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见识广、视野宽、门路多的优势,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叙乡情、话变迁、寄希望,倾听流动党员心声。结合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座谈会等活动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活动,让流动党员谈一谈外出务工的见闻、存在困难和问题、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对流动党员家庭的关心关爱,引导流动党员发挥技术、经验等优势,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