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的署名文章,文章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要求共产党员要见贤思齐,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时刻谨记要求,勇于担当,发扬共产党员的旗帜作用,做新时代的“扛旗人”。
吹响冲锋号,做一线战场“扛旗人”。百年征程,百年辉煌。一代代的共产党人用艰辛的努力和无悔的奉献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章,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顺应时代发展,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和国家的美好未来紧密结合,实现同频共振,吹响接续奋斗的冲锋号,主动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矛盾集中第一线、改革发展最前沿,砥砺踏实奋进的品格,发扬昂扬向上的精神,做各个领域一线战场的“扛旗人”,攻坚克难,在基础科学领域创造新的中国纪录,在乡村振兴领域书写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在矛盾集中领域实现涉及更多群众的普惠福利,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祖国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
巧用绣花针,做调解矛盾“扛旗人”。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的共产党员是群众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和接触最多的共产党人,基层共产党员如何解决群众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如何化解邻里街坊的矛盾冲突,这事关共产党人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事关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和践行。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理应主动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难心事,做排忧解难的“扛旗人”。我们要深刻学习和领悟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推广的“枫桥经验”,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理清事情脉络,诊断矛盾“病灶”,拿出绣花的耐心,克服浮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消灭在萌芽,让群众的生活更加舒心、安心。
练就硬功夫,做清正廉洁“扛旗人”。艰苦朴素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传统底色。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上打了73个补丁,周恩来总理为侄子侄女立下的“十条家规”中包含艰苦朴素和清正廉洁。老一辈的共产党人站稳了人民立场,坚守了人民路线,时刻不忘清正廉洁,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练就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硬功夫。打铁还须自身硬,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始终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不贵难得之货”的先贤之言,永远践行“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真理哲理,练就经得起考验、耐得住诱惑的硬功夫,做新时代清正廉洁的“扛旗人”。(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