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阶段,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走深走实,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就必须系统谋划,在党员教育全过程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
出“实招”建好学习阵地。经常性、规范性的党员教育离不开各层级、各地方教育阵地的建设,要建设一个分布广泛、设置合理、功能丰富的教育阵地体系,必须以县级党校为依托,加快分类改革,创新市县统筹办学模式,市县两级建好师资库、课程库、基地库、案例库,推动优质师资聚集,加强资源统筹调配和共建共享,建强党校主阵地。同时,大力推动在农村地区、城市社区、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示范点等改革攻坚一线和产业基地建立现场教学点,整合红色教育、村级集体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人居环境、乡村旅游项目等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打造集培训、实践、体验、展示于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
下“实功”丰富学习内容。党员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党员群众、服务民生改善,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发函等方式征求基层党组织培训课程设置意见,摸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教育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精心设置培训课程,通过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级兜底培训,创新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培训模式,从单向变双向、从课堂到现场、从线下到线上转变,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经常性、针对性。
求“实效”强化跟踪问效。党员教育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推动各级党校培训规范化、标准化,探索建立全程跟踪问效机制,培训前,科学制定问效指标,培训中,组织部门派员跟班学习,实时了解学员培训学习情况、成果转化思路,培训后,跟踪学习成效、授课质量课后评价,通过及时跟踪了解,确保党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课程持续优化提质。(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