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镇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党群共建”模式,深入推动农村除陋习、树新风、讲文明、学先进,促使广大群众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上向好。
党建引领文明队伍强。麟凤镇始终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开展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抓手,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干部岗位职责任务清单,确保村级移风易俗工作专人专抓专管;将推动和落实移风易俗工作情况列入广大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积分制管理等重要内容,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同时召开群众会集中讨论制定出符合社情民意的村规民约,将“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等移风易俗有关要求融入村规民约管理,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使移风易俗通过具体化、制度化的形式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认识中。
党员示范文明氛围浓。群众知不知晓,认不认同,关键在氛围营造得浓不浓,好不好。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麟凤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移风易俗“五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广泛宣传、组织一次专题学习、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一次典型示范活动、作出一次党员公开承诺,签订《党员干部喜庆事宜承诺书》和《党员干部丧葬事宜承诺书》各70余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集中、视野开阔的重点区域拉设宣传横幅、张贴海报、设立公示栏、利用LED屏滚动播放相关标语以及利用村级大喇叭、短视频、微信群等线上传播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充分营造出了浓厚的移风易俗氛围,让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的倡导飞入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张贴悬挂展示各类标语20余份,线上转发转载播放各类宣传素材700余次。
党群共建文明实践深。群众是移风易俗工作的主体对象。树立文明乡风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麟凤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为载体,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引导党员干部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时与群众开展民俗文化类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沉浸式”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管好用好乡风文明先锋队、村(居)民发展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三支群众队伍,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移风易俗大宣讲、违规操办专项治、人居环境大提升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100余场,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实践;利用村道德“红黑榜”激励作用,选树“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文明乡风代表,引导村民破成规、除陋习、讲文明、学先进,将移风易俗新思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根植群众心中,融入日常生活中。(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镇党委 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