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归根到底要看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形式主义,这无疑为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奏响组工“更强音”。
党员发展把关要“精”准。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把对党和人民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发展成党员,确保新发展的党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尤其是在基层,不能因为硬指标需要、精力不足就忽视党员发展对象的调研和审查工作,最终导致“近亲繁殖”“关系党员”,特别是“带病”入党,因此,要提高基层党组织严格把控入党各个关卡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严肃发展对象预审这环节,特别是“五类重点人员”形成报告单提交上一级党组织预审。
党员日常管理要“精”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员流动性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弱党员,年轻党员几乎都在外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愈发重要。常见的现象,如流出地未能掌握党员在流入地参加组织生活、工作、家庭等情况,组织关系转接即有自己不愿意办理,也有无组织接收不好办理,随即出现了“隐形党员”等,组织关怀不到位、“三会一课”无地参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处发挥,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员身份日渐淡漠。这就需要用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特别是“流动党员”,强化动态管理,及时办理流动党员证和流入流出关系转接。
党员培训质量要“精”心。新形势下,党员身份日趋多样性,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坚持问题导向,看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材料内容等是否有不足,针对老弱党员、农村党员、机关企业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如何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在教育管理的力度上、温度、新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沿浦镇人民政府 池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