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力量,加入到了乡村振兴大事业中,驻扎在祖国各地基层的舞台,作为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我们都要在正“三观”众走好新时代驻村路,用汗水和真情谱写驻村的青春奉献之歌。
坚理想、强信念,夯实永恒的“信仰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驻村干部,我们要勿忘对崇高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理想信念是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源头活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青年,知识新、脑子活,更应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的理想同党、国家、民族大业结合起来,更好地汲取智慧力量、吸收精神养分,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经住各种考验,才能行的稳走得远。要珍惜在基层学习锻炼机会,沉下心来,扎下根去,用心为民谋发展,悟出路,开新局,在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五个方面积极作为,紧抓实干,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修内功、提素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驻村青年的历史机遇,新时代驻村青年要勇于担起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做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作为驻村青年,我们内功普遍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作为青年驻村干部,我们更要做好学习的榜样,向书本学知识,求真务实,学党的理论知识,学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学法律法规。向实践学技能,谦虚敬慎,农村工作实际具体,要学典型案例方法,学农业知识技术,要沉到一线去,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底。向人民群众学经验,丰富阅历。新时代农村工作依然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虚心向领导、向老同志学习他们在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取长补短、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不断积累沉淀,充实自我、提升自我,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政治素养、强化业务能力、通过久久为功的投身实践来练就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事业奠定基础。
勇担当、善作为,锤炼过硬的“斗争观”。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作为青年驻村干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我们越要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自觉加强斗争历练,提振起敢于担当的精气神,练就真功夫,争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问题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危机要挺身而出,面对逆境挫折要愈战愈勇,脚踏实地,勇敢担当,将自己牢牢地扎入基层这片土壤中,积极地投身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在孜孜不倦的奋斗斗争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云南省体育局驻威信县半河村工作队 向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