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压实各级党委责任,开拓创新“党建+”模式,全面推进“三大基地”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企业+订单”,全力打造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规模化合作繁育种薯。重点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协调作用,大力开展种薯繁育,全力打造成为全国种薯繁育大县。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逐步优化各项设施,年可繁育脱毒苗1.5亿株,生产脱毒原原种4亿粒,满足8万亩原种田用种,120万亩一级种薯田用种,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组培中心。2021年11月,我县被农业农村部入选为马铃薯全产业链典型县,被中国科协办公厅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
二是“党建+帮扶+产品”,全力打造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坚决把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县委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中央厨房”建设,马铃薯仓储鲜切加工中心和健坤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年产量达1.5万吨。全县各类农畜产品进京销售规模持续扩大,通过京蒙扶贫协作平谷区对口帮扶和通用集团定点帮扶,进京蔬菜、农产品达0.9万吨。目前全县已具备年加工马铃薯37.6万吨,生产法式薯条5万吨、马铃薯全粉2万吨、精淀粉2万吨、高档马铃薯营养醋1.2万吨、粉丝0.4万吨、方便即食薯条0.2万吨的能力。
三是“党建+优势+项目”,全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全部深入非公企业党建联系点,积极协调相关业务部门解决企业难题,推动集风电叶片、塔筒、主机、机舱罩生产等一体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天顺年产12万吨风电塔筒项目、天能年产500套风机塔筒和3000套风电锚栓制造项目、金风科技年产风电主机200套项目投产运营、华纳科技年产1000套机舱罩、整流罩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