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广大社区工作者要坚持服务意识再浓一分、需求摸排再细一分、问题解决再快一分,让社区服务不打烊。
服务意识再浓一分,以贴心周到让居民暖心不降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社区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只有厚植为民情怀,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度投入工作,才能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社区工作者要始终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将社区议事厅、邻里议事会等平台作为倾听民声的窗口,面对面了解居民诉求,心贴心感受居民冷暖,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中厚植为民情怀。要定期走访空巢老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常态化关爱机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让社区成为居民的温馨港湾。
需求摸排再细一分,以精准精细让底数掌握不模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关键,只有把社区情况摸透、把居民需求搞准,才能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社区工作者要迈开腿、沉下心、弯下腰,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社区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矛盾隐患等进行全面细致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要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对独居老人就医需求、儿童课后托管需求、小区停车难等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变"政府端菜"为"居民点菜",真正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
问题解决再快一分,以高效务实让居民满意不打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社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只有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能赢得居民信任和支持。社区工作者要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做到小事当天办、难事限期办、大事跟踪办。要创新服务方式,依托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推行"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要发挥社区工作者"小巷总理"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解决问题合力,切实把居民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郑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