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内蒙古卓资县拐角铺村党支部以深入贯彻落实“对标五强、提升五力”的目标要求,从“党建+学习”“党建+制度”“党建+志愿服务”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抓实支部党建工作,增强党员向心力,切实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学习”,提升支部领导力。村党支部组织开展“板凳课堂”“网络课堂”“服务课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支部集中学习、县委党校教师现场授课、大喇叭教学等多种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不断深化全体党员干部对新思想新发展理念的理解。部分老党员行动不便,村党支部书记金改枝上门为老党员们讲述《中国共产党简史》,在支部的带领下村里不少老党员坚持在“学习强国”上学习,老党员张林套说:“党史常学常新,我年纪大了,但学习的热情一点都没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拐角铺村在学党史的整体布局中统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党建+制度”,提升支部组织力。拐角铺村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工作条例》,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基本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评星定级、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重点活动,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切实抓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增强支部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战斗性。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按照“双强双好”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出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女性3人,大专以上学历4人,35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为41.6岁,班子结构和成员素质实现了进一步升级优化。拐角铺村注重发展培育年轻党员干部,持续加大后备干部储备力度,现有45岁以下后备干部2人,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2名。面对疫情,全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一线闪闪发光。
“党建+志愿服务”,提升支部凝聚力。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舞台;哪里有需要,就把服务送到哪里。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志愿服务队“火”起来。拐角铺村志愿服务队的前身是秧歌队,成立秧歌队的初衷,只是想把大家从“牌桌上”“闲扯中”吸引过来,锻炼身体,丰富生活。面对村里脱贫任务重和留守独居老人多的情形,秧歌队“变身”志愿服务队,队员从20多人增加到60多人,大家主动参与到宣传扶贫政策、关怀留守老人的工作中,从自娱自乐变为服务邻里,从愉悦身心变为温暖他人。志愿队一边挑起照顾独居老人的重担,帮助老人们收拾家务,为老人们理发、蒸包子、捡豆子,让老人们精神上得到关怀、生活上得到关爱;另一边积极为脱贫助力,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小康目标任务等内容,通俗易懂地融入村民喜闻乐见的二人台、三句半、合唱、快板中,为村民作义务宣传,让村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党的政策、提高文明素养、坚定奔小康的信心。
支部领好路,群众才愿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在未来的工作中,拐角铺村党支部将继续围绕党的建设引领支部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更强的党支部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筑牢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李佳艺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