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关于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的思考与建议

2020-07-09 08:57:39 | 来源: 中廉在线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党支部建设在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组织力和推动力作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打造党建品牌力度不够。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研究不够,破解基层党建难题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招数少、方法呆板,全乡没有拿得出、叫得响、有影响的基层党建“亮点”和“品牌”。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都建立了村级供销合作社,但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较大,能真正带动群众实现致富增收的产业较少,没有发挥好增加村集体收入、团结群众共同发展产业致富、解决群众销售难题等作用。三是党务干部抓党建能力不高。由于工作岗位调整,致使个别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不会抓、不善抓党建,习惯于被动性的开展工作,对党建工作缺乏主动谋划和总结提炼。

二、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进取精神。党组织书记在面对党建工作新形势、新挑战,缺乏攻坚克难的敬业精神,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以致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不多。二是实干作风有所衰减。党员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考不深入、思想不解放,满足于开会、做材料,没有深入实际察实情,没有面对面心贴心了解需求,作出的决策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工作定位不准。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站位不够,对发挥党支部组织力抓实主责主业不能精准把握,没有把党务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忽视了党务干部能力培训提升。

三、主要解决措施

(一)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摆在首要位置,突出政治建设,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能力,把牢政治方向,切实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具体行动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领袖和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各级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为党建工作提供强劲思想动力和智力保证。

(二)着力强化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坚持把“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推进党的组织生活认真、经常、严肃开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完善监督、检查、考评等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评比活动,梳理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做法,建立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形成你争我赶、互促互进的工作格局。

(三)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紧扣“八要素”,坚持县“党建+”产业布局导向,结合全乡地域特点,立足资源优势,走招商引资、参股经营之路。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股份利益联结经营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搭好产销桥梁,实行订单生产,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四)着力提升能力素质,建设能力过硬队伍。注重选拔党性强、作风正、有原则,敬业奉献、吃苦耐劳,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的年轻党员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把党务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将党务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通过集中轮训、岗位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干部的提拔任用力度,在评优评先、后备推荐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履职不力的干部,采取诫勉谈话、取消评优、岗位调整等方式进行组织处理。广泛吸纳农村优秀青年到党组织中来,着力培养和储备一批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结构合理、勇于担责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五)着力发挥示范效应,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连通党群干群关系的主干线、凝聚党心民心的主渠道。结合支部标准化建设,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上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大力推行“党建+”模式来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争取完成所有农村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在日常工作中争优秀,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融入中心、服务中心,有效促进中心工作开展。(杨枚冬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