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公检法讯 > 正文

【基层动态】临县检察:“加减乘除”四招式工作法 推动涉检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

2024-08-09 10:20:07 | 来源: 吕梁市临县检察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检察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加减乘除”四招式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化解。

01

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

春风化雨润民心

为了全面加强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及检察服务热线建设应用,变分散为集中、线下为线上,打造利民便民阳光检务网电平台,实现控申接待保障的“现代化”和“实用化”,临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通过优化软硬件设备建设,着力打造12309检察“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检察服务产品。“一站式”服务中心内部科学设置了律师接待室、心理疏导室、检察长接访室、视频接访室常规功能区域,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安检系统、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配备了饮水机、雨伞、座椅等便民设施,使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同时依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首办责任制和检察长接访制度,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分流办理,对所有来信来访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2023年,共受理控告申诉案件73件,其中来信17件,来访51件,网络5件,信访案件全部回复并化解,切实将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落地落实。

02

在矛盾化解上做“减”法

消除疑虑增公信

临县检察院党组把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中重点部署,要求在办案中全过程听取信访群众意见,直接阅卷、直接督办、直接答复,主动协调其他执法司法机关推进工作,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全院攻难案、解难题,做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12年山西中南铁路建设途经临县大禹乡杜家岭村,需拆除该村安某继承的吕某忠占用的两孔砖石窑洞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乡政府与安某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中南铁路同年将93736元拆迁补偿款汇入乡政府。期间,吕某某等六人提出该窑洞系其父母所有并提供了房屋产权证明,向乡政府主张权利,乡政府多次组织调解均无果。从2015年起,申诉人历经3级人民法院、6次民事诉讼程序,该案一直无法进入实体审理。一直到2021年临县检察院收到了关于这起房屋拆迁补偿纠纷案件的来信,对此临县检察院检察长高度重视、亲自接访,并带头办理此案。检察官们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查阅证据材料、查清案件事实、厘清法律关系,在协调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后,最终作出了向临县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书的决定,并且检察长多次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该案,一份中立、平衡且说理充分的再审判决书得以生效。申诉人和原审原告安某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屋拆迁补偿款,这起房屋拆迁补偿纠纷的有效化解增强了临县检察院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03

在公开听证上做“除”法

多点发力促纾解

用好“枫桥经验”抓早、抓小、抓源头的理念,灵活运用检察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充实听证力量,实现第三方与检察机关优势互补。2022年来访群众郭某某以不服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为由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临县检察院依法受理后进行了领导包案。检察官通过认真分析提交的材料、审查调阅的案卷,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不予立案决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考虑到郭某某对立情绪严重,为及时化解矛盾,消弭对抗,在征得申请人同意后,临县检察院组织办案人员、律师等群体于第二天上门听证。近两小时的公开听证,检察官多方听取意见,从法、理、情三个层面把事说明、把理说透、把法说清,其中重点针对郭某某反映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答疑、释法说理、情绪疏导,最终郭某某消除心中的疑惑、打开心结,并当场表示息访息诉,不再信访申诉,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2023年,临县检察院共开展公开听证12件次,累计邀请听证员50人次,使得检察办案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04

在司法救助上做“乘”法

扶危济困解难题

在司法救助工作中,临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多元化救助方式,将经济救助与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相结合,与法律援助、诉讼救济相配套,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妇联、社区、村委等机关和组织的协作配合,延伸救助体系,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独角戏”变成多方参与的“大合唱”。同时,注重调研分析,因案施策,提高司法救助精准度。在县域父母被羁押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专项排查工作中,检察官发现儿童马某某姐妹俩的父亲被判处刑事处罚后,母亲李某某因精神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姐妹俩无人看管。考虑到该家庭的特殊情况,临县检察院迅速启动联合救助机制,一方面联系医院的主管人员,帮助减免一些治疗费用;另一方面进行司法救助,启动多元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机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姐妹俩进行心理疏导,联系幼儿园老师对姐妹俩进行悉心照顾。通过“心理疏导+学校教育+社会救助+司法救助+政府支持”联合救助的方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打通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3件43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9.8万元,件件救助都办在群众心坎上,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人民利益,念兹在兹。临县检察院将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的行动自觉,准确把握“小案件”背后的“大民生”“大情怀”,以人民的名义修法治之剑,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宗飞)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