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来自中国的娃娃Labubu成为了世界顶流。Labubu从最初被部分人认为“丑”到如今全球范围内爆火。连贝克汉姆等巨星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晒出Labubu。这个曾因“丑”引发争议的娃娃,如今却承载着中国原创设计的魅力与自信,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单一审美标准,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符号。
以“精”铸优,传统文化赋予IP灵魂。香港艺术家龙家升笔下的Labubu,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破茧重生”的鲜活例证。他没有照搬《山海经》《聊斋志异》中精怪的刻板形象,而是从东方志怪文化中提炼出“万物有灵”的奇幻内核,又融入西方奇幻文学的瑰丽想象,塑造出兼具调皮反叛与脆弱温柔的立体角色。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视觉语言。就像故宫文创把文物纹样变成手机壳,敦煌壁画化身数字动画。Labubu 证明:只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破文化传播壁垒,才能让潮玩IP以新颖的形式走向世界。
向“新”而行,数字经济赋能IP升级。Labubu 的爆火堪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奇迹。盲盒 App 通过算法精准推送激发购买欲,社交平台上“开箱视频”的裂变式传播制造全民话题,线上社群则搭建起粉丝情感共鸣的虚拟空间。社交媒体平台有力助推了潮玩文化的普及,使中国本土原创的潮流IP成功“出海”。文化产品从制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多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科技的赋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只有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凭“质”致远,产业发展支撑IP落地。文化是土壤,产业是果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是通过文化创新来充分吸收文化沃土中的营养,培育文化新硕果。Labubu潮玩的现象级发展,对潮玩产业乃至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都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它为国内潮玩产业树立了成功典范,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投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其在消费市场引发的问题,也提醒我们要警惕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泡沫和畸形发展。只有正确引导和规范,才能让这一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