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学习八项规定,弘扬文化自信

2025-05-12 17:08:54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八项规定深度祛除封建糟粕文化和西方腐朽文化影响,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深刻变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它如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璀璨明珠,似永不熄灭的文明薪火,在五千年岁月流转中淬炼出独特的精神密码。从甲骨刻辞到数字传承,从青铜礼器到现代工艺,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生命力。这种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正是源于代代相传的文化自信。

中央八项规定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坚持的公仆意识、群众观念,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促进廉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不断培育新时代廉洁文化,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

“曲高不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当代艺术家江寻千以创新之姿演绎传统之美,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熔铸成令人惊艳的艺术品。她的创作印证了鲁迅先生的洞见:“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莫言笔下的魔幻乡土跃入世界文坛,当李子柒镜头中的诗意田园惊艳国际视野,当故宫文物在数字技术中焕发新生,我们看到文化自信正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这些传承者以创新为舟楫,让传统文化穿越时空阻隔,在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中激起永恒回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狞厉之美中凝结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哲思,道出了文明传承的时空对话。文化传承最动人的力量,在于能唤醒血脉深处的情感共鸣。当年轻学子在故宫文创中触摸历史温度,当传统节气通过短视频焕发新生,我们看见传统文化正以创新的姿态,在世界文明的长卷中续写华章。

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是我们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进行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重塑价值观的助推器。使广大党员干部推动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钟文莉)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