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三连发,扬我古国风采

2022-07-02 18:12:23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泱泱大国,文化博大精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抓住精髓,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的精气神,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与魂。从原始狩猎、以爬虫走兽、果菜螺蚌果腹到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从祖先创造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化史;从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哲学体系成三足鼎立之势到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华文化经历史长流的沉淀和淬炼,经一代代人的传扬和发展,而来的精华。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传承文化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它能丰富人们的知识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深挖文化内含,绽放历史风华。中华文化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把诗词歌赋、民俗艺术、传统节日等,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手法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们因为喜欢而了解、而学习、而沉醉。《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一系列的节目打破常规,以现代传媒的方式,深度挖掘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让人自然地产生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传承。展现在人眼前悠久、独特、璀璨的中华文化不止让国人心之向往,趋之若鹜,更是惊艳到外国友人,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热”。作为自己国家的瑰宝,我们要始终保持这份热度,练好自身功底,深掘广度与维度,继续做好“圈粉”工作,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社会和人群的交汇在时空和思想上也是在时时推陈出新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华传统文化屹立千年不到,靠的是包容性和创新性,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时代要求,靠的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为璀璨的文化不断注入活水,才会奔流不息,焕发青春的活力,实现有文化大国迈进文化强国的梦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璀璨夺目;中华文化,推陈出新。让我们用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深挖、创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整个世界都充满汉字动听且独特的声响。(浙江杭州西湖区艺创小镇 叶婷)

责任编辑:周竹若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