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全力答好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考题,这不仅是应急之举,也是谋远之策。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动力强劲,正在蓬勃向前发展,不断涌现的最新科技成果,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最有力的注脚.
一、创新是科技航程的“瞭望塔”。始终高举“创新之剑”,敢于迎难而上、敢打硬仗,始终眺望前方,站在“一览众山小”的新高度。要肩负起历史责任,绝不闭门造车,主动谋划、提前布局,积极融入与全球创新格局中,多一些“漫步星空”的科技猜想,多一些基础研究,多一些创新实践,让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
二、创新是应对变局的“防护盾”。“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这些都是我国整体跃升的科技实力的生动注脚,科技创新的捷报频频传来,增强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科技创新,使得我们获得主动求变识变应变的战略主动权。“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突破基础研究的瓶颈,探索未知奥秘,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科技工作者要艰苦奋斗、玉汝于成,以科技创新支撑起应对变局的强大后盾。
三、创新是发展富强的“冲锋号”。要永攀科技高峰,勇闯“无人区”。不断推动“中国芯”自主化,研发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工业软件、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重大领域奋起直追,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走好现代化强国之路。开创科技创新向产业发展并轨的良好局面,积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竞争力、战斗力,让科技创新成为使国家崛起、富强的强大支撑力量。
广大科研人才要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拓宽眼界格局,以全球化视野利用好国际创新资源,为开辟中国科技创新道路砥砺奋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人民政府 饶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