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以党建为引领,谱写镇雄绿色生态新篇章

2023-07-26 08:51:36 | 来源: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镇雄分局

“一江清水出云南”:17座拆除小水电站全面完成生态修复,恢复自然流态;关闭煤矿23座、砂石料场116个,完成209座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完成684万吨历史遗留硫黄矿渣整治;流域内鱼的种类从36种增加到42种;出境断面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以上,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入选“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2020年以来,镇雄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向各地递出了一张“绿色名片”。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优,人气就旺,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者慕名而来,生态环境好,健康水平就高,干事创业干劲就足。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只有以“绿色”为“引擎”,才能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胜势。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从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到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作保障,决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广大党员干部要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要害,哪里出现问题追究到哪,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齐力,进一步坚定抓好生态保护的信念、决心、行动,带头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同各种危害生态、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身体力行当好优良环境的守护者、捍卫者。各级党组织必须像抓经济一样抓环保,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下好生态保护先手棋,做好山水大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山林是自然的脊梁,水流是自然的血脉。环境保护、生态修复非一日之功,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一代代人去践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大自然留下的奇迹,而在新时代,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续写镇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章。(云南省昭通市生态环境局镇雄分局 叶茜)

责任编辑:上官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