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群体的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水域救援专项训练、拉网式隐患排查、立体化宣传教育等举措,构建起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练强“硬本领”,水域救援能力提质升级
“快!抛掷救生圈时注意落点精准度!”“注意保持重心稳定,接近被困者时要预留安全距离!”在新疆金沙滩旅游度假区训练现场,参训民警辅警正在开展水上救援实战演练。针对夏季溺水警情特点,7月26日,和硕县公安局聚焦实战需求,以“实战+实训”为核心抓手,抽调20名精干警力成立水域应急救援分队,组织开展了一场紧贴实战的涉水救援警情处置专项训练。
此次训练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模式,将专业性与实用性深度融合。训练中,教官围绕水上救援基础知识、安全防护要点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授课,重点讲解了救生衣、救援绳等各类装备的操作规范与适用场景,并通过现场示范,手把手教授正确的救援姿势、入水技巧及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通过专项训练,参训民警辅警不仅熟练掌握了涉水救援的关键技能,更提升了面对突发水域警情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为后续高效开展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织密“防护网”,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这个警示牌有点歪斜,得赶紧加固;那边看着安全,其实水下有暗流,必须增设警示标识。”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河面,民警便已带着工具来到辖区重点水域,沿着岸边仔细排查安全隐患。
检查中,民警重点查看水域周边的防护栏、警示牌、救生设施是否完好,对老化破损的警示标语及时更换,对缺失的救生圈、救生绳等器材进行补充。针对野外垂钓者聚集的河段,民警耐心劝导他们远离深水区,提醒家长看管好随行的孩子,切勿让孩子在岸边追逐打闹。连日来,在辖区各河道、水库、公园等地,经常能看到民警辅警忙碌的身影。
6月以来,和硕县公安局联合水利、应急等部门对辖区内河道、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开展“起底式”排查,累计排查重点水域21处,建立“一域一档”台账,对发现的14处安全隐患实行“清单化”整改:安装防护栏2.6公里、设置警示牌30余块、清除野泳平台8处,切实做到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很多水域看着平静,底下却藏着淤泥、水草,一旦失足落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多走一步、多查一处,就能减少一分危险。”特吾里克镇派出所民警杜百平说道。
打好“宣传牌”,防溺知识入脑入心
“落水后如何正确自救?”“同伴溺水时千万不能手拉手施救!”在第三小学的防溺水课堂上,民警通过现场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学生们传授避险要领。和硕县公安局联合县教育部门开展“防溺知识进校园”活动,覆盖辖区17所中小学,累计授课65场次,发放《防溺水安全手册》1670余份。
“奶奶,这是防溺水宣传册,您家孙子放假了,可得看好了,千万别让他去河边玩水啊。”在水域周边的村庄、社区,民警拿着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开展“面对面”宣传。针对农村地区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剖析“野泳”“岸边嬉戏”等行为的风险;同时,向家长讲解《夏季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强调“六不准”原则,呼吁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对在河边玩耍的孩子,民警现场演示溺水自救方法,告诫他们“远离野外水域,就是保护自己”。
此外还利用村广播、社区微信群、新媒体等平台,循环推送防溺水知识和警示信息,让“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声音传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角落。
据统计,今年以来辖区溺水警情同比下降31%,成功劝阻各类下水人员70余人,未发生未成年人溺水死亡事故,防溺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和硕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防溺水长效机制,通过多维度发力、多部门协同,全力筑牢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防溺水防线”。(折树艳、罗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