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被清朝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也曾说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今天,廉政文化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坚持“点”上发力。我们要梳理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发掘典籍涵纳的廉政思想,讲述典籍承载的清廉故事,让浸润在典籍里的清廉故事“活”起来,让潜蕴在典籍里的朴实道理“走”出来。宣传过程中,找准发力点,推进清廉建设走深走实,我们要不断增强清廉文化的感染力、融合度,不断提升全社会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突出“线”上延伸。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上,不仅要弘扬传统廉洁文化中的精神营养,把节欲守操、正直爱民作为重要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唱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主旋律。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上,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现代传媒来传播廉洁文化。如运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网站等,进行廉洁文化的宣传、灌输。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洁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断发展,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加强“面”上联动。我们要根据不同层级、不同人群,分类施教、因人施教,依托社区活动、宣传报道、文艺熏陶等多种鲜活形式,开展系列廉洁主题活动,如红色家风传承活动、廉洁书法课堂、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等,发挥廉洁文化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等显著功能。不断健全廉洁文化常态化长效化终身教育机制,通过一点一滴长期浸润,增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识,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形成清廉建设“一盘棋”格局,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让廉洁主题教育阵地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四面开花、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得以近距离接受廉洁文化熏陶。(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孝肃路街道 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