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古城镇坚持把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支点,在拓宽赛道、强化培训、健全机制上持续发力,不断为“小马”增肌壮骨,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拓宽“赛马”跑道,为“小马”壮骨骼。以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举办“村官能力大比拼”比赛1次、“年轻干部风采展”演讲1次、“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1次、“村党组织书记交流比武”研讨2次,同时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开展“村村观摩促发展”活动1次、“项目现场找灵感”活动1次,通过建舞台、创平台、搭擂台等,让全镇干部亮出自身特色、树好学习标杆、找准自身差距,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确保在涵养高素质镇村两级后备人才队伍上不断档、不缺位。
加大“训马”力度,为“小马”增肌肉。围绕“强化培训重实效,提升本领促履职”,以乡镇党校为载体,吸纳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山阴县老干局宣讲团队成员、党政班子成员、各村致富能手进入师资储备库,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常态化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下“党建大讲堂”、“党课开讲啦”、“乡村振兴技能提升”“条例讲解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各类培训9次,参训人员撰写心得体会240余份。
健全“管马”机制,为“小马”强引擎。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建立《年轻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制定《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制度》、《机关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出台《“传帮带促成长”实施方案》等,为镇村干部量体裁衣,量身定制制度套餐,确保镇村干部在健全的制度监督下全方位成长。8月,王庄村“智能玻璃大棚”项目成功落地,吹响了古城镇招商引资“开局战”;按照传帮带制度安排,今年以来镇村干部、村村干部共谈心谈话180余次,干事创业激情明显提升。(宗飞)